您好,欢迎访问宁夏科协官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30
2018年07月

汉字激光照排改变中文出版历史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

  2001年,王选因成功地组织领导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研制而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项技术,使我国的汉字印刷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进入中国,就有外国学者提出,计算机是中国汉字的掘墓人,中国要走进信息化时代,必须放弃现有的方块文字,而改用由字母构成的拼音。原因就是中国的汉字无法进入西方的计算机系统,而王选发明的激光照排技术,成功解决这一问题。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原理 

  这项发明,结束了中国已使用近1000年的一项古老技术,活字印刷。就在激光照排技术发明出来之前,中国的报纸杂志用的还是铅活字印刷,(插入活字印刷画面)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的发明,使得全球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出版物的数量激增,古老的活字印刷术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

  但当王选提出:中国的印刷出版,要走数字化存储方式的激光照排道路时,他还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助教。

  1974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我国设立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简称“748工程”。

  1975年王选开始从事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中“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究。决定采取数字存储方式,发明了“轮廓加参数”的汉字信息高倍率压缩方法和高速复原技术,使汉字字形信息压缩500-1000倍,并实现了变倍复原时的高保真,比国外同类方法领先8年左右,攻克了汉字字形信息的计算机存储和复原等技术难关。

  1976年,决策跳过日本和欧美流行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照排机,采用激光输出方案,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1979年王选主持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主体工程,输出了一张八开报纸样张《汉字信息处理》。《光明日报》作了大幅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1981年王选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通过部级鉴定,鉴定结论是“与国外照排机相比,在汉字信息压缩技术方面领先,激光输出精度和软件的某些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85年华光II型系统通过国家鉴定,在新华社投入运行,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用排版系统。

  1986年华光III型系统问世,这是我国第一个实用科技排版系统。

  1987年《经济日报》率先购进华光III型照排系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采用计算机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不久,该报印刷厂卖掉了铅字,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部废除了铅排作业的印刷厂。

  1989年华光IV型系统通过部级鉴定,该系统以微机为主机,采用专用超大规模集成芯片,使系统的功能、速度和稳定性大大提高,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

  1991至1993年,王选又先后设计出TC91、TC93等第五、六代照排控制器,完成了“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使来华销售照排系统的外国公司全部退出中国市场,国内99%的报社和90%以上的书刊印刷厂采用了国产激光照排系统,延续上百年的中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得到彻底改造。被公认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1992年研制成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在《澳门日报》投入使用,迄今占据了海外90%的华文报业市场。

  王选的笔记本中有这样一段话: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很多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一些乐趣。已经作为科学大家的王选,不止步于科技进步上的成就,而是将这项技术发展成一个产业,在今天依旧焕发勃勃生机。

  在王选纪念陈列室,有这样的一句话是解释方正的:方正的名称出自《汉书。晁错传》,"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无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责任编辑: 孙晓倩]